續上篇「20160924-25花蓮行(二)秀林。白楊步道」....
出了中橫,來到花蓮新城鄉!
因為找民宿的關係,不小心發現到這個美麗的車站-「新城(太魯閣)車站」。
好壯觀且美侖美奐,
應該是新建的吧!
相約不如相遇,
自然是要下來走走滴~
車站大廳上方的藝術品,
真是吸睛,
還有上方的繪畫,
讓車站更增添藝術氣息,
嶄新的售票台,
現代化的入口,
都讓人感覺十分舒適!
本站在北迴線分段通車時即已設置,依照站址所在地的鄉名而命名為新城車站,
由於部分地方居民的推動,花蓮縣政府經多次會議後決定將新城車站改名為「太魯閣車站」,
並獲得台鐵方面的支持。
在車站正式改名之前,鄰近地區就已有許多道路指標,已改使用「太魯閣車站」來稱呼本站。
2007年4月27日,在召開第三次車站更名審議會議之後,
決議在原站名中添加「太魯閣」的附註方式進行,
成為新城(太魯閣)車站。(以上資訊擷取自網路)
離開了「新城(太魯閣)車站」後,來到了「新城天主堂」!
甚少有機會來到花蓮最北的鄉鎮,之前就聽說這裡有個造型很特殊的教堂,但第一次來新城鄉時,
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教堂的所在,只好鎩羽而歸;好不容易又有機會來,一定要找到這個教堂不可!
按照網路上的介紹,先到了新城公園,看到牌樓後(原為神社的第一鳥居),向左轉直走到底,
就會看到神社的第二鳥居,上頭寫著「天主教會」,
從鳥居望向參拜道,兩旁花木扶疏,清淨幽雅,
參道旁佇立紅色石燈籠。
再往前走就可以看到「新城天主堂」了!(其實也不難找啊~當初到底在鬼打牆什麼?!!)
隱身於新城鄉巷弄之間的天主堂,外型類似諾亞方舟,
特別的是它的前身為日治時期的新城神社,
包含兩種不同信仰的建築,
因著歷史的演變與神父的智慧,進而相融相生。
船型教堂的前方,樹藤佈滿牆面,綠意盎然,石燈籠各立於左右兩邊,上方十字架依稀可見。
再往前走,
來到神社遺址的第三座鳥居,
除了石燈籠外,鳥居兩旁還保留著狛犬,
儼然是日式風味十足的神社建築。
建築物上的藤蔓,
更顯現出神秘的氣息!
西式的建築下,
看到「普天同慶」四個字,
融合的非常MATCH!
穿過鳥居,
走到盡頭,原本的神社本座,
已改為聖母亭,
亭前供著一尊聖母像,
幾棵老松高聳入天,
環境十分清幽。
新城天主堂於1956年在神社原址興建,整體建築造型的美感,堪稱東部之最,
因為歷史讓兩個不同信仰的建築結合在一起,來到這裡,
您可以看到日式神社中的鳥居、石燈籠,與天主堂的十字架、聖母像共存共榮,散發一股安定
祥和的靜謐力量。(紅字資訊來自花蓮觀光資訊網)
終於找到「新城天主堂」一償心願,準備覓食兼找民宿去囉~未完待續...
新城太魯閣車站
地址:花蓮縣新城鄉新城村30-7號
電話:03-8611237
新城天主堂
地址: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64號
電話:03-8611722
光是外觀建築就好搶眼
希望有機會可以去"逛逛"